【彭城晚报】徐州市康复医院老年康复科:温暖康复之旅 重拾生活色彩

你以为的老年康复科是护士扶着患者艰难地踱步,或者患者对着冰冷的辅助器械一遍又一遍地练习?
你敢信,在医生护士的指导下,老年人玩着游戏就把康复练习做了?
在徐州市康复医院的老年康复科,每一天都在上演着关于希望与重生的故事。这里,不仅是患者康复治疗的场所,更是他们重拾生活色彩的温暖家园。
温馨的康复环境
徐州市康复医院老年康复科,自2013年成立以来,一直以“恢复老年病人健康,提高生存质量”为服务宗旨,致力于开展老年疾病如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骨质疏松症、颈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置换术后、骨折等全面系统康复。科室拥有80张开放床位,年收治病人近1500人次,以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专业的医疗团队,为患者打造了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康复环境。
在这里,每一位患者都是独一无二的。医生、护士、治疗师共同制定的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案,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情况的康复计划。从运动康复训练到言语和吞咽功能训练,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对患者的深切关怀。
转变与新生
68岁的张阿姨,曾是一位性格开朗、热心助人的女士。然而,一场脑梗让她的世界变得灰暗,甚至出现了卒中后抑郁的症状。一开始患者还愿意配合康复治疗,渐渐地家人发现患者的话越来越少,声音越来越低,还容易发脾气。听不得一点儿声音,睡眠变得不好,夜里1点醒来就再也睡不着了。吃不下饭,嘴里嚼着食物觉得没有一点味,想咽下去的时候,胃里不由自主地往上顶,想吐。容易流眼泪,高兴不起来,整天愁眉苦脸,没有笑容。康复的时候觉得浑身没有四两劲,不想动,很疲劳。家人的安慰、支持、鼓励对患者的情绪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来探望的人多了,患者还表现得很烦躁。
在徐州市康复医院老年康复科,经过心理科的及时介入和抗抑郁药治疗,张阿姨的情绪逐渐好转。康复治疗师的耐心指导,让她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现在,她已经能够自己慢慢行走,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62岁的田阿姨,因脑卒中导致左侧偏瘫,生活一度陷入困境。在老年康复科团队的评估与指导下,田阿姨开始接受作业治疗。作业治疗指有选择性和目的性地应用与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休闲等有关的各种活动来治疗患者躯体、心理等方面的功能障碍。针对田阿姨的病情,康复治疗师为其制定了专业性的训练方案,例如,通过使用辅助器具,帮助田阿姨学习如何独立饮水,逐渐增强手部的力量和协调性;通过模拟不同场合的穿衣情景,使用简单的衣物和工具,帮助田阿姨逐步实现独立穿衣;并且引导田阿姨发展个人兴趣,提升她的精细动作和创造力,增强自我满足感。经过几个月的作业治疗,田阿姨的上肢功能显著改善。她不仅能够独立完成穿衣、洗漱、进食等基本生活任务,还爱上了插花和剪纸。这样的成就感帮助她树立了信心,走出了阴霾,重新找到了生活的乐趣。
“我们用心倾听每一位患者的故事,用爱点亮他们康复的希望。”老年康复科负责人表示,“我们将尽最大的努力,帮助每一位患者重拾健康,享受美好的晚年生活,见证更多的康复奇迹。”
(来源:彭城晚报)
监制:王培安
总编:陶子奇
审核:于栋梁
编辑:夏 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