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课堂(十二):手受伤后该如何居家锻炼

时间:2025年1月13日阅读量:632 次

  我们的手与外界接触最多也最频繁,自然也最容易受到伤害。其中切割伤和压砸伤最为常见。

  手部伤后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呢?

  手外伤所带来的功能障碍包括瘢痕挛缩、肌腱粘连、关节僵硬、肿胀、肌肉萎缩、伤口长期不愈合、感觉障碍等,给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影响。

  当我们在医院进行过手术等治疗后后,医生经常会嘱咐我们回家要进行休养和适当锻炼。

  手外伤后居家我们应该怎样锻炼呢?

  1.   早期锻炼

  手指屈伸练习:坐在舒适的位置,将患手放在平坦的桌面上。先从拇指开始,缓慢地将拇指伸直,尽量伸展到最大程度,然后再慢慢弯曲,使拇指指尖触及掌心,每个动作可保持3-5秒,每次重复10次左右。

  握拳松拳训练:保持坐姿,让患手自然下垂放松片刻后,缓慢地将手指弯曲握拳,感受手部肌肉的收缩,然后再缓缓松开手指,恢复到自然伸展状态。每次握拳松拳为一组,以15-20组为一次,每天进行3-4次,能有效增强手部的肌肉力量,预防并发症。

  2.   中期锻炼

  关节活动度扩展:利用健侧手辅助患侧手进行关节活动。例如,将患手的手掌放在桌面上,健侧手握住患手的手指,轻轻向身体方向牵拉,使手指关节伸展,保持5-10秒后放松,重复10次左右。然后,健侧手握住患手的手腕,将手腕缓慢地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活动,每个方向活动到最大范围时保持3-5秒,各方向重复5-8次,有助于逐渐增加手部关节的活动范围,改善关节的灵活性。

  轻度力量训练:准备一个柔软的握力球,并将其放在手掌心,用手指和手掌慢慢用力挤压握力球,感受手部肌肉的用力过程,然后松开。重复挤压和松开动作以20-30次为一组,每天进行4-5组,能有效改善手部力量,防止肌肉萎缩。

  3.   后期锻炼

  精细动作训练:可以准备一小碗豆子和一个盘子,用患手将豆子从碗中捡起,然后放到盘子里,以提高患手的精细动作能力。在训练开始时,可以选择较大的豆子,随着手部精细动作能力的提高,可逐渐换成较小的豆子。此外,患者还可以进行穿针引线、系扣子等训练,能有效提高手部的精细协调能力,使患者能够更好地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精细任务,如写字、使用餐具等。

  力量与耐力训练:可选用合适重量的哑铃(一般从0.5-1公斤开始)进行力量训练。患者站立或坐在椅子上,手腕向上抬起哑铃,然后缓慢放下,以10-15次为一组,每天进行3-4组,能有效提高手部的肌肉力量。随着手部力量的增强,可以逐渐增加哑铃的重量和每组的次数。

  注意事项

  遵循医嘱,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制定功能锻炼的计划。在锻炼过程中,应密切留意自身的疼痛反应。如果出现剧烈疼痛,则可能是锻炼过度或者手部损伤加重的信号,需要立即停止锻炼,并观察手部情况。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出现肿胀加剧、皮肤发紫等情况,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通过上述锻炼,可以有效地恢复手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供稿:康复治疗部)

监制:王培安

总编:陶子奇

审核:于栋梁

编辑:夏 

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