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润万物,养心正当时!

时间:2024年2月19日阅读量:802 次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春雨,绵绵地从天空飘下来,声音轻得生怕吵醒春天的梦。春雨飘洒,洗去一冬的风尘。烟雨迷蒙中,桃展红,杏吐蕊,柳渐绿,苗返青。


春雨,飘在悠长的小巷中,吟唱出浅浅的诗韵;落在春草的池塘里,挥洒出盈盈的情致;洒在江南的黛瓦上,氤氲出绵绵的思念。



雨水题字书法家:蒋振华
徐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在这样一个时节,
生活起居应该注意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节气健康护航员送来的健康小提醒。
雨水季节之后的早春时节是一年中最容易生病的时期之一。此时万物生发,人体代谢加快,心血管的负担和耗氧量都会增加。“倒春寒”的冷空气,忽冷忽热的气温以及导致的体内氧气供应不足,都是室性早搏高发的重要因素。


【名词解释: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又被称为“室性期前收缩”,是由希氏束分支以下异位起搏点提前产生的心室激动,中老年人多见,有的可无明显临床症状,有的可导致严重后果不容忽视。

室性早搏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也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正常人。发现室性期前收缩一般应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对室性期前收缩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以评价及指导预后。

室性早搏(也称“室早”)的临床表现多样,部分室早患者无任何症状,室早患者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悸、“心脏停跳感”、胸闷、气短、胸部不适感等,严重者可引起心排血量下降、器官血流灌注不足而引起头晕、晕厥、气促、出汗等表现。伴随焦虑的室早患者往往症状更显著,会出现焦虑、紧张、担心、害怕等不适,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一到春天心脏就会砰砰乱跳

1、气温影响
首先,初春时节,天气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常出现“倒春寒”现象,突然的寒冷刺激很容易导致早搏的发生。

2、疾病影响
其次,此时气温有所回升,各种病毒、细菌也随之开始活跃起来。感冒、流感、肺炎等疾病的高发,而感冒、流感非常容易引发心肌炎,心律失常就是心肌炎的后遗症,年轻人发生的心律失常往往是这一原因而引发的。

3、情绪原因
再次,春季变化多端的气候常会导致人们情绪上的波动,而大喜大悲、忧思、惊恐、愤怒等情绪波动,均可通过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使心脏神经功能及内分泌激素释放失去平衡,引起早搏的现象。

二、做好预防是关键

1、关注气候
气候变化是可以导致心率失常的,春季气温不稳定会诱发冠状动脉等血管阻力增加,血压上升,纤维蛋白水平升高就会使心脏的工作负荷增加。所以要每天关注气温,提前做好增减衣物的计划。

2、调整饮食
注意饮食调节,提倡低盐、低脂饮食,多食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不宜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以及含饱和脂肪酸高的食物,另外,禁止喝烈性酒、浓茶、浓咖啡,禁止吸烟。

3、适当锻炼
很多人觉得心脏不舒服就不要运动,选择静养度过春天。其实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于室早患者来说是有利的,但不宜剧烈运动,可选择打太极拳、步行、慢跑等活动,在运动中应以不感到疲劳为标准。

4、调整情绪
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精神放松,不过度紧张。精神因素中尤其紧张的情绪非常易诱发心律失常。日常要避免过喜、过悲、过怒,不计较小事,不看紧张刺激的电视,球赛等。
(来源:中心医院)

监制:王培安

总编:陶子奇

审核:于栋梁

编辑:夏 

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