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课堂(十六):突然“失语”了,应该怎么办
相信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见过这种人,突发脑卒中的人除了“半身不遂”的症状以外,还有突然不会说话的症状,医学上管这种症状叫做失语症。
正常人想要发表观点,表达看法,逻辑和语言都非常的灵活,很有条理性,清晰性。但是患上失语症的人,他们由于大脑语言中枢的受损,影响了正常的理解和表达。比如说,68岁的李阿姨,她得的病是脑梗,属于脑卒中的一种,生病以后能听懂但不会说话了,以前她是老年合唱队的,还参加过比赛,现在想说但表达不出来,或者是词不达意,心里特别着急。还有75岁的张大爷,以前没事就喜欢到公园里去找人说话,生病以后说话不清楚,常常一句话说好几遍,别人还是不能理解,真是个大麻烦。
那针对这种情况能有什么办法呢?首先当然是及时就医和及时干预了。康复是重中之重,康复手段有很多种。下面有我院言语治疗室主任权程治疗师带来相关介绍。
l 计算机言语矫治是将患者的言语评估结果上传至电脑,由电脑上的言语矫治系统来自动匹配患者的治疗方案,根据方案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一对一治疗。
l 认知功能障碍训练是通过训练患者的听理解,指令执行等方面,来改善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空间定向能力的训练。
l 经颅直流电刺激是利用电流刺激大脑语言区域来激活大脑兴奋性,促进言语、认知功能的恢复。
l 经颅磁刺激作为一种新兴疗法,通过机器将电能转化为磁场,穿透头皮和颅骨,直接作用于大脑中与言语相关的区域,激发神经细胞活性,促进信息传递,从而改善言语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言语能力。作用机制类似于为神经细胞提供“兴奋剂”,增强其活力与联系,使大脑对言语的表达更加清晰,同时改善认知功能,最终实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正常交流。
那么在康复治疗中,言语治疗师会采用什么办法来进行治疗呢?
首先对患者的整体功能情况进行评估,然后根据评估情况,筛选出患者言语的薄弱部分,针对这些薄弱部分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最后就是练习日常生活中的模拟对话,比如模拟生活中吃饭的场景,买东西的场景等,让患者主动表达。
在训练过程中,治疗师会一直关注患者,要是患者情况有所改善,治疗师会鼓励患者继续保持,继续加油,让患者开开心心的训练,这样就能更好的更快。当然了,康复训练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好的,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就像长跑得有耐心和毅力。治疗师也会和家属进行沟通,对他们进行健康宣教,教授他们怎么样和患者在家里进行对话练习。因为家里人的支持和鼓励也特别重要,他们陪着,关心着能让患者心里舒服,更有信心把病治好。
总之,脑卒中后言语障碍虽然麻烦,但有很多的方法,只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还是很有希望能好的。相信以后会有更多患病的人群不再被言语问题所困扰让得病的人重新恢复正常交流,过上正常生活。 监制:王培安 总编:陶子奇 审核:于栋梁 编辑:夏 蓉
(供稿:言语治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