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课堂丨认识清洁间歇导尿

时间:2025年3月24日阅读量:650 次

3月的风,吹来了新的期盼,对于因脊髓损伤而导致的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而言,康复之路离不开对清洁间歇导尿的了解与运用!如:在我科住院的蒋先生,术后排尿困难,尝试清洁间歇导尿,严格按要求执行,定期复查,目前泌尿系统恢复良好。还有尚先生,因神经源性膀胱需导尿,起初无法自排,采用清洁间歇导尿后,配合专业指导,如今能规律自主操作,有效避免感染,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其实,清洁间歇导尿并不是复杂可怕的技术,它是指在清洁条件下,将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规律排空尿液的方法。它能帮助患者维持膀胱功能,降低泌尿系统感染风险,为患者的康复带来希望。

虽然清洁间歇导尿技术操作起来不难,大多数患者及家属尝试2-3次便能掌握,但导尿期间的注意事项有很多,每一次正确的清洁间歇导尿操作都是向健康生活迈进的一步。因此,脊髓损伤康复科在这个3月,着重为大家开展清洁间歇导尿的健康宣教,让您掌握清洁间歇导尿的同时,配合饮水计划,合理的进行膀胱容量的管理!

首先,是导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导尿过程中如遇阻碍,应先暂停5~30秒并把导尿管拔出3cm,患者进行深呼吸或喝口水,然后再缓慢插入。若排出导尿管时遇到阻碍,可能是尿道痉挛所致,应等待5~10分钟再拔。

其次,是尿管的选择。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清洁间歇性导尿时,选对尿管很关键。一、看材质,硅胶材质的尿管较为理想,它质地柔软,对尿道黏膜刺激性小,能减少插入和留置过程中的不适感,也可降低尿道损伤风险。二、关注管径,一般男性可选12 - 14Fr(法制单位)的尿管,女性通常选择10 - 12Fr的,要依据患者尿道的实际宽窄等情况适度调整,太粗易造成损伤,太细则可能影响尿液引流速度。还有尿管的类型,亲水性尿管在接触体液后表面会变得更顺滑,利于插入,可优先考虑。三、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有质量保障的产品。正确选择合适尿管,能让清洁间歇性导尿更安全、顺利,助力膀胱功能恢复,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起来。

经润滑的导尿管,可持导尿管外包装或接插入尿道两种方法进行操作。其中,持导尿管外包装零接触方法导尿时撕外包装袋技巧如下:将尿管挤向尿管出口端,为便于撕包装时手指握点,打开尿管出口端(撕开一小口)倒掉润滑液,导尿管外包装凹槽向下撕开尿管插入端,撕开约尿管的2/3长度,将外包装还原至导尿管长度的1/2,手持导尿管的1/2处插入尿道。

最让患者及家属把握不准的便是饮水计划及导尿频次,而脊髓损伤患者要想通过清洁间歇导尿更好地维护膀胱功能,配合饮水计划、科学安排导尿时间非常重要。首先是制定合理的饮水计划,一般每日饮水量应控制在1500~2000ml,于6:00~20:00平均分配饮水量,每次不超过400ml,入睡前3小时尽量避免饮水。可在床头放置饮水计划表进行记录,以便查阅。以下为参考饮水计划:早餐:400ml水分;早餐后午餐前:200ml水分;午餐:400ml水分;午餐后晚餐前:200ml水分;晚餐:400ml水分;晚8点:200ml水分(如进食水果或汤类、流质则将减少相应饮水量)。

9c82f4b97e46d219412db2aea48ab8a

在导尿时间安排上,需依据饮水情况以及膀胱残余尿量等因素来确定。开始一般4~6小时导尿1次;根据简易膀胱容量及压力测定评估,残余尿量大于300ml每日导尿6次,大于200ml每日导尿4次,小于200ml每日导尿2~3次,100ml每日导尿1次,当每次残余尿量<100ml时,可停止间歇导尿。

另外,进行清洁间歇导尿的患者也要学会观察自身情况,比如感觉膀胱有较明显的胀满感时,即便还没到常规导尿时间,也应及时导尿,防止膀胱过度充盈损伤膀胱功能;每次导尿前记录好上次导尿时间、尿量等信息,方便医护人员评估膀胱功能恢复情况,进而对导尿时间做出更精准的调整。患者也要严格遵循饮水和导尿时间安排,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既能保证膀胱得到适度锻炼,又能有效降低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脊”遇3月,让清洁间歇导尿为您的未来保驾护航!让脊髓损伤康复科助力您在康复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更好地恢复健康!

(供稿:脊髓损伤康复科)

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