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科普时间(四十五)科学管理,重拾健康——世界痛风日聚焦规范药物治疗

时间:2025年4月18日阅读量:393 次

每年的420日为世界痛风日,这一日期源自人体血尿酸正常值的上限420μmol/L 2025年世界痛风日的主题为“精准防控、畅享生活”。该主题强调通过科学管理实现个体化治疗,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尿酸水平,预防痛风及相关并发症(如关节炎、痛风石等),同时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对于痛风的治疗,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手段。痛风的核心病理基础是高尿酸血症,而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肾损伤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健康。药物治疗需贯穿疾病全程,分阶段管理,兼顾疗效与安全性来选择药物。

对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一般以抗炎镇痛为主。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依托考昔),其可以快速缓解关节红肿热痛,但需注意胃肠道副作用。小剂量使用秋水仙碱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减少传统大剂量带来的毒性风险。对于无法耐受前两类药物的患者,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短期治疗,但需要严格遵医嘱使用。

而对于慢性期或缓解期患者来说,尿酸的长期控制是关键。一般通过抑制尿酸生成,促进尿酸排泄等方式来降低体内的尿酸浓度,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如别嘌醇、非布司他,可以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减少尿酸合成(需注意过敏风险监测);苯溴马隆可抑制肾小管尿酸重吸收,促进尿酸的排泄,来达到降尿酸治疗(肾功能不全者慎用)。除此之外,随着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新型生物制剂(如尿酸酶制剂)针对难治性痛风,可快速分解尿酸,但价格较高。

痛风治疗,科学用药是关键。但在与患者交流时发现患者存在以下误区。

1:“不痛不吃药,痛了才治疗”。我们要知道痛风发作时用药仅为“治标”,间歇期坚持降尿酸才能“治本”,避免反复发作。

2:“自行增减药量,追求快速见效” 。要知道尿酸骤降可能诱发痛风急性发作,降尿酸药物需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至目标值(通常<360μmol/L,严重者<300μmol/L)。

3:“依赖偏方,拒绝规范用药”。部分患者信任偏方治疗,殊不知偏方中的中草药或保健品可能加重肝肾负担,甚至含隐藏激素成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否则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危害自身健康。

除了药物治疗,健康的生活习惯也可缓解或避免痛风的方式。对于饮食,要避免高嘌呤食物(动物内脏、浓肉汤、海鲜);限制酒精(尤其啤酒)、高果糖饮料的饮用;多饮水(每日>2L),增加低脂乳制品、蔬果摄入。肥胖者需减可降低尿酸水平。运动要适度,避免剧烈运动诱发痛风发作。

世界痛风日不仅是警示,更是行动号角。痛风的治疗,是一种长期性的治疗行为。对于痛风的治疗的关键是坚持健康的饮食及生活方式,在医师指导下合理使用降尿酸药物及监测尿酸水平,是痛风患者需长期坚持的疾病管理方式。规范用药、科学管理,让我们携手告别“疼痛之王”,迈向无痛人生!
(供稿:药剂科)

监制:王培安

总编:陶子奇

审核:于栋梁

编辑:夏 

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