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科普时间(五十六):康复之路:从神志不清到重获自理能力 ——老年康复科的综合治疗力量

时间:2025年8月28日阅读量:214 次

  近日,一位因脑梗死陷入昏迷并依赖气切导管维持呼吸的老年患者,经徐州市康复医院老年康复科团队的综合评估有效治疗,神志转清并成功拔除气切导管,恢复了行动能力,家属由衷感叹康复的显著成效。

  患者病情:多重困境下的迫切需求

  患者王先生(化姓),72岁,大面积脑梗死后合并重症肺炎,后出现呼吸衰竭,急诊在外院急救并气管切开术,患者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贫血、低蛋白血症;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基础疾病,入住医院时,患者仍然仅有微小意识状态,依赖气切导管,鼻饲及保留导尿管,生活需要家人全程护理,家属心情焦急而沉重。

  老年康复科主任宋卫华介绍,面对高龄老人,多病共存的复杂病情,尤其重症肺炎伴有多种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气管套管拔管极具挑战性。

  控制感染、气道管理及咳痰能力和神经功能恢复是需要攻克的三大难关,治疗上需要采用“一体两翼”理念,临床基础治疗基础疾病,康复治疗和气道管理为两翼,齐头并进,才能助力患者拔管成功。

  期间邀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白玉龙教授指导治疗计划,为患者合理全面评估病情,定制周密的阶段性康复方案。

  白玉龙教授与医师、护士和治疗师共同制定王先生的治疗计划。

  分阶段治疗:先拔管扫清障碍,再训练恢复功能

  首先,控制肺部感染,提高咳痰能力是康复的第一步。同时预防并发症,纠正贫血、低蛋白改善营养状况,密切监测气道痰液情况,呼吸功能、咳痰能力、脉氧状况,通过机械辅助排痰、吞咽仪器训练、呼吸肌训练等方式,为拔管创造最佳条件。经过数周的努力,王先生咳痰能力增强,呼吸功能显著改善,试堵管情况下生命体征平稳,氧饱和度达标,评估后顺利拔除气切导管。这不仅极大地降低了感染风险,也为之后进行更为主动的康复训练扫清了障碍。

  紧接着,功能训练全面展开。早期进行认知、吞咽和言语功能训练,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随着王先生意识状态和体能的恢复,再逐步加入上下肢功能训练、坐位平衡、站立和步行训练。

  此外,科室还充分发挥老年康复的特色优势,持续关注王先生的基础疾病、营养支持、内环境稳定及心理问题预防。医生团队全程把控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经过数个月的康复历程,王先生的恢复情况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如今他意识清醒可以主动交流,并进行正常的咳痰吞咽行为,在助行器的辅助下可以独立行走。

  专业支撑:老年康复科的实力与观念

  这一切的转变,不仅源于患者和家属的坚持不懈,更得益于老年康复科“全面管理”的康复理念。我们深知,老年患者的康复之路尤为复杂,往往需要同时应对多种疾病、多种功能障碍。徐州市康复医院老年康复科正以其全面的评估手段、先进的康复技术、丰富的老年医学知识以及充满人文关怀的团队协作,为每一位老年患者量身制定最佳的康复方案,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提升生活质量,有尊严、有希望地重返家庭与社会。

  【医生介绍】


 

  老年康复科副主任

  宋卫华  主任医师 (康复医学专业)

  徐州市康复医院 每周二门诊

  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20余年,擅长老年疾病康复,包括脑卒中、颅脑损伤、关节置换、老年痴呆、帕金森病、骨质疏松、骨折等多种老年疾病所致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及康复治疗。对老年多病共存的康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

  【科室介绍】老年康复科是徐州市康复医院重点发展的特色专科,专注于服务老年患者,致力于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康复治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老年康复科集康复、预防、保健、教学、科研为一体。已成为全市规模较大、开展项目较多的市级重点专科,服务人群辐射徐州市乃至淮海经济区。

  科室配备有先进的康复评估和治疗设备,包括智能康复机器人、平衡功能训练系统、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系统等。设有标准化功能评定室、运动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吞咽治疗室、水疗室、中医理疗室等专业场所,在区域内形成了较强的影响力和良好的口碑。

(资料来源:老年康复科)

监制:王培安

总编:陶子奇

审核:于栋梁

编辑:夏 

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