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科普时间(五十八):战胜“记忆杀手”,守护老年健康

时间:2025年9月17日阅读量:181 次

阿尔茨海默病,即我们常说的“老年痴呆”。在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阿尔茨海默病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一大隐形杀手。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众多,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约有1507万,这个数字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它不仅使患者认知障碍和生活能力丧失,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一、阿尔茨海默病知多少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从认知正常、临床前期,到轻度认知障碍,再到痴呆的早、中、晚期。患者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和磷酸 Tau蛋白异常沉积,导致神经元变性死亡和脑萎缩,进而出现认知障碍和痴呆症状。患者可能会逐渐忘记熟悉的人、事、物,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情绪和行为也会发生改变。

图片

二、康复干预,全面出击

  大量患者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错失了干预的黄金窗口期。然而,早期的康复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延缓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1.认知疗法,重塑思维

  认知疗法是康复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认知训练、认知刺激和认知康复等方法。认知训练针对具体认知域进行结构化认知任务训练,比如通过计算机化认知训练,改善特定的认知功能。认知刺激则通过集体开展具有娱乐性质的非特异性认知活动,如回忆过往、讨论时事等,改善一般性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康复采用多模态认知干预方法,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2.生活方式干预,健康基石

  增加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益生菌等营养物质的摄入,或调整饮食结构,如采用MIND饮食和地中海饮食,有助于减缓认知下降速度或改善认知功能。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等,可改善整体认知功能和心肺功能。

图片

3.人工干预,温暖陪伴

引导患者回忆过去的事件、感受和想法,采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及混合现实技术,能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功能障碍、执行功能障碍及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4.艺术疗法,心灵滋养

歌唱或演奏等主动音乐干预、听音乐等被动音乐干预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减轻精神行为异常。患者也可根据自身条件参与不同形式的舞蹈活动,或运用绘画媒介或材料开展创造性美术活动。参与园艺相关活动可延缓认知退化、改善情绪、提高身体功能和社会参与度,改善生活质量。

三、照护支持,爱的港湾

  老年痴呆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妄想、躁动等表现。针对轻度症状患者,应减少外界刺激,保持生活空间简单有序,养成规律生活习惯,通过音乐疗法、芳香疗法等缓解症状,鼓励少量参与家务,避免过度约束。晚期患者逻辑思维能力严重受损,照护应遵循不解释、不反驳、不对抗的三不原则。

  晚期患者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均严重下降,日常生活完全依赖。照护应以人为本,提供安全、熟悉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定时翻身预防压疮,注意饮食护理,保证身体清洁。

  阿尔茨海默病的康复是一场漫长的战役,但只要我们掌握科学的康复方法,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就一定能帮助他们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患者创造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参考文献:《阿尔茨海默病多元康复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25)》

(供稿:老年康复科

监制:王培安

总编:陶子奇

审核:于栋梁

编辑:夏 




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