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课堂(二十五):告别足跟痛:一文读懂足底筋膜炎

时间:2025年10月8日阅读量:130 次

清晨,你从睡梦中醒来,满怀期待地将双脚踩向地面,迎接新的一天。然而,脚后跟传来的一阵尖锐刺痛,瞬间让你清醒——这可能是足底筋膜炎找上门了。

足底筋膜炎是导致足跟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它困扰着跑步爱好者、久站族、体重过重者以及众多中年人。别担心,这篇文章将带你全面了解它,并找到应对之道。

一、什么是足底筋膜炎?

简单来说,我们的脚底有一层像弓弦一样强韧的带状组织,连接着脚跟骨和脚趾根,这就是“足底筋膜”。


它的主要作用是:

· 维持足弓:像一座桥梁的拉索,保持我们脚底的弓形结构。

· 吸收震荡:在我们走路、跑步时,缓冲地面传来的冲击力。

当这层筋膜因为过度使用或反复牵拉而出现微小撕裂,并引发无菌性炎症时,就会导致疼痛,这就是足底筋膜炎。

实际上,慢性足底筋膜炎更多的是筋膜的退行性变而非单纯的炎症。长期反复的损伤导致筋膜组织变性、失去弹性,就像一根老旧的橡皮筋,所以恢复起来需要更多时间和耐心。

二、什么样的人会得足底筋膜炎?

  1. 运动达人:尤其是跑步、篮球、网球等需要大量跑跳运动爱好者,过度训练或突然增加运动强度是常见诱因。

  2. 久站职业者:教师、售货员、工人等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行走的职业。

  3. 体型超重者:超重或肥胖会给足底筋膜带来持续的额外压力。

  4. 年龄增长:随着年龄增长,筋膜弹性会自然下降,多见于40-60岁人群。

  5. 足部形态异常

   · 扁平足:足弓塌陷,筋膜被过度拉长。

   · 高足弓:足弓过高,筋膜始终处于紧张状态。

  6. 穿着不合适的鞋:鞋底太硬、太薄、缺乏支撑的鞋子比如人字拖、过旧的跑鞋是无法有效缓冲的。

  7. 小腿肌肉过紧:小腿后侧的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紧张,会加剧对足底筋膜的牵拉。

三、如何识别足底筋膜炎?典型症状有哪些?

· 晨起第一步痛:这是最经典的标志。经过一夜休息,筋膜处于缩短状态。清晨下地第一步,突然拉伸发炎的筋膜,会引发剧烈刺痛。走动几步后,疼痛通常会有所缓解。

· 定点压痛:在脚后跟的内侧前方,通常是筋膜连接脚跟骨的位置有一个明显的压痛点,按压时疼痛剧烈。

· 休息后开始走动时痛:不仅是早晨,长时间坐着、躺着后,站起来开始走路时也会感到疼痛。

· 运动后痛,而非运动中:与急性损伤不同,足底筋膜炎通常在运动结束后,身体冷却下来后感到疼痛加剧。

· 疼痛部位:疼痛主要集中在足跟,有时也会沿着足底向前放射。

四、得了足底筋膜炎该怎么办?

1. 急性期缓解

· 休息是关键:减少跑、跳、长时间行走等加重疼痛的活动。但这不意味着完全不动,可以进行游泳、骑行等对足部无压力的运动。

· 冰敷:用冰袋或冰冻水瓶在足底来回滚动10-15分钟,每天数次,尤其是在运动后或感觉疼痛时。这能有效减轻炎症和疼痛。

· 选择合适的鞋:立即换上具有良好足弓支撑和缓冲功能的鞋子,避免穿平底鞋和赤脚走路。

2. 康复性拉伸

  这是治疗足底筋膜炎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需要持之以恒。

· 足底筋膜拉伸:坐下,将疼痛侧的脚踝搭在另一条腿的膝盖上,用手抓住脚趾,向脚背方向轻轻扳动,直到感觉足底有拉伸感,保持15-30秒,重复3-5次。

962c17bdded3b86e550ad2fcc10be57

· 直膝拉伸:面向墙壁,双手扶墙,患腿向后伸直,脚跟贴地,身体前倾,感受小腿后侧的拉伸。

· 屈膝拉伸:姿势同上,但患腿膝盖微屈,重点拉伸更深层的比目鱼肌。

be945caeb792784e14dfde42afb263e

· 毛巾牵拉法:坐姿,腿伸直,用一条毛巾套住前脚掌,双手轻轻向身体方向拉毛巾,保持脚跟贴地。

3e4b9db8adcded27de1f285dab1ef308

· 滚压放松:用一个网球、筋膜球或冰冻水瓶,用脚底来回滚动,每次2-5分钟。这既能起到冰敷作用,也能按摩放松足底筋膜。

5e7d094c0435fa19cf54742ec0438bcd

 

3. 辅助工具

· 夜间夹板:对于晨痛严重的人,夜间夹板可以在睡眠时保持足底筋膜处于拉伸状态,避免清晨的剧烈疼痛。

cdf2f4f78999e52f064cfd43bd466ba2

· 足弓支撑垫/矫形鞋垫: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分散压力,对扁平足或高足弓者尤其有效。


五、如何预防?

· 循序渐进:运动时遵循10%原则,每周增加的强度、距离或时间不超过10%

· 穿对鞋子:根据你的脚型和运动类型选择合适的鞋。定期更换磨损的跑鞋。

· 保持健康体重:减轻体重就是减轻双脚的负担。

· 坚持拉伸:将拉伸小腿和足底筋膜作为日常习惯,运动前后更要做好。

· 强化足部肌肉:尝试用脚趾夹毛巾、小弹珠等,增强足部小肌肉的力量。

最后提醒:足底筋膜炎虽然恼人,但它是一个可以被战胜的常见病。关键在于早期干预、耐心坚持康复锻炼。如果疼痛持续数周不减,或者你无法确定疼痛原因,请务必咨询医生,以获得准确的诊断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供稿:骨关节治疗室

监制:王培安

总编:陶子奇

审核:于栋梁

编辑:夏 




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