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课堂丨你真的会消毒清洁吗?这些误区要避开

时间:2025年10月22日阅读量:104 次

日常生活中,“消毒”和“清洁”常被混为一谈,但二者并非一回事。清洁是基础,消毒是进阶——清洁是通过擦拭、冲洗等物理方式去除表面的灰尘、污渍和大部分细菌;而消毒则是使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如高温杀灭或清除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播途径。只有先做好清洁,消毒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一、常见的消毒清洁误区

 误区1:消毒剂越浓越好,用量越多越安全。

并非浓度越高效果越强。例如5% 的酒精是杀灭新冠病毒的最佳浓度,浓度过高,如95%会在细菌表面形成保护层,反而无法彻底杀灭;84消毒液浓度过高则会释放大量氯气,刺激呼吸道,还可能腐蚀家具和衣物。使用时需严格按照说明书稀释,按需取用。

 误区2:所有地方都要频繁消毒。

消毒并非“多多益善”。家庭中无需每天对所有区域消毒,重点关注高频接触表面即可,如门把手、开关、遥控器、手机、水龙头等;像地面、墙面等干燥、不易污染的区域,每周清洁1-2次即可,过度消毒反而可能破坏环境中正常的菌群平衡。

 误区3:酒精可以喷洒消毒空气和电器

酒精属于易燃液体,喷洒时易形成可燃蒸汽,遇到明火如厨房明火、电器火花可能引发火灾。正确用法是:用蘸取酒精的抹布擦拭物体表面;电器消毒需先断电,待设备冷却后再擦拭。

 误区4:清洁后不洗手,消毒等于白做

清洁消毒的最后一步往往被忽视——洗手。无论使用抹布还是喷壶,手部都可能接触到污染物,若不及时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反而可能通过触摸口鼻将细菌带入体内,让之前的努力前功尽弃。

二、家庭实用消毒清洁指南

1.高温煮沸:餐具、毛巾等耐热物品,可放入沸水中煮15-30分钟,能杀灭大部分细菌和病毒。

2.阳光暴晒:衣物、被褥等可在阳光下暴晒4小时以上(紫外线需直射),利用紫外线和高温达到消毒效果。

常用化学消毒剂使用要点

3.使用84消毒:适用于地面、马桶、垃圾桶等耐腐蚀表面,稀释后擦拭或喷洒,作用30分钟后需用清水冲洗干净,避免残留。

4.含氯消毒片:方便控制浓度,一片可溶解于适量水中,用法与84消毒液类似,适合小范围消毒。

注意:84消毒液和洁厕灵不能混用,二者反应会产生有毒的氯气,严重时可能导致中毒。

清洁消毒的核心是“科学、适度、精准”,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才能既保障健康,又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供稿:供应室)

监制:王培安

总编:陶子奇

审核:于栋梁

编辑:夏 


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