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科普时间(六十二):科学用药,平稳控糖:降糖药物你了解多少?
2025年11月14日是第19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中国疾控中心2025年最新研究数据显示,我国2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已达2.33亿人,相当于每6个人群就有1人患病,糖尿病正困扰着越来越多人。在糖尿病管理中,减少高糖高油饮食、增加健康运动是重要的生活方式干预手段,而降糖药物则是在医生指导下,帮助符合用药指征的患者科学控制血糖、管理病情的重要方式之一。作为专业药师,我们将用通俗语言梳理常见降糖药物,帮助大家科学理解、规范使用。
降糖药物是一个“大家庭”,成员各有专长。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药物。它们就像一支分工明确的球队,共同目标是控制好血糖。
1.二甲双胍作为团队的“基石队长”,主要工作是减少肝脏向外“投放”多余的糖分,并提高身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让糖分更好地被利用。它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单独使用一般不引起低血糖。可能有些肠胃反应,建议随餐或餐后服用以减轻不适。
2.胰岛素是最强效的“外援部队”。当自身胰岛素不足或效果不佳时,直接补充身体所需的胰岛素,起效快,降糖力量强。胰岛素分为控制全天基础血糖的“长效胰岛素”和专门应对餐后血糖的“短效/速效胰岛素”。对于胰岛素的使用,请务必遵医嘱在规定的时间注射。其可能导致低血糖,患者应规律进餐,并熟悉低血糖的应对方法。
3.“列汀”类药通过在体内巧妙地延长一种降糖物质(肠促胰素)的作用时间,来智能地调节血糖,在血糖高时起作用,血糖不高时作用就减弱。低血糖风险小,对体重影响中性,通常每日口服一次,非常方便。
4.“列净”类药是独特的“排糖工”。通过让肾脏把多余的糖分从尿液中排出去来降低血糖,因此有人称它为“排糖药”。但多排糖的同时会多排水,有轻微的降压、减重效果。请注意个人卫生,多喝水,以预防可能的泌尿生殖道感染。
5.胰岛素“促泌剂”作为鞭策胰岛的“监督员”,鞭策自身的胰岛β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达到降糖效果。 该药低血糖风险较高,必须按时吃饭,否则容易发生低血糖。主要包括磺脲类(如格列美脲) 和格列奈类(如瑞格列奈),后者起效快,需餐前即刻服用。
6.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而降低餐后血糖。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需在餐前或进餐时服用。
在糖尿病的长期管理中,安全用药是平稳控糖的重要保障,这需要我们牢记四个核心原则:第一,要谨遵医嘱,每种药物的服用时间都经过专业考量,切勿自行换药、停药或调整剂量;第二,要时刻警惕低血糖风险,外出时请随身携带糖果、饼干,一旦出现心慌、手抖、出冷汗、头晕、饥饿感等症状,需立即食用缓解;第三,定期监测血糖并做好记录也必不可少,这些数据是医生为你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最后,若你对药品的储存、用法或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有任何疑问,请及时咨询专业药师,他们会为你的用药安全提供全力支持,与你一同守护血糖稳定,助力健康生活。
(供稿:药剂科)
监制:王培安
总编:陶子奇
审核:于栋梁
编辑:夏 蓉

